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丁竹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丁竹君山水画观后

2014-07-01 09:55:4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刘纲纪
A-A+

  丁竹君同志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曾经受到过严格而系统的中国画技法、技巧的训练,并且对中国画的历史有相当广泛的了解。这为他进行中国山水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多年的求索中形成了他自己的特有形式、风格。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多次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认为曾在美术学院受过严格训练的画家必然是保守的,是没有创新精神的。这是一种缺乏具体分析的片面看法。任何有真正价值的创新都必须符合艺术的基本规律。如果硬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违背艺术的基本规律去创新,即使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也决不会有长远的艺术价值。当然,艺术的规律是随着它所反映(不等于摹写)的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但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众多艺术家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历史时代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结果。决不是脱离艺术的发展史,由某一个艺术家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地弄出来的。此外,还有一些规律是普遍地适用于各个不同历史时代的,只不过它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艺术家那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举例来说,中国历代画论反复讲过的疏密相生、浓淡相形,是今天中国山水画的任何创新都不应违背的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时下的某些山水画采取密的画法,但一味求密,不知古人所说疏密相生之道,尽量堆砌填塞,密到了使人窒息的程度,全无古人那种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的巧妙变化与韵味。又有一些山水画,喜用浓墨,却不知古人早已说过的浓淡相形的道理,一味求浓,浓到松烟满纸,一片混浊,全无古人所说“墨分五彩”,光鲜润泽之感。反观丁竹君同志的山水画,正因为他在美术学院受过中国画技法、技巧的严格训练,同时又能按自己新的创意驾驭应用它,所以他的创新是符合中国山水画创造的艺术规律的。这一点我认为很可贵,很难得。他也有不少画得甚密、甚浓的作品,但由于他对中国画疏密相生、浓淡相形的道理了然于心,因此在疏密浓淡的处理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能使观者生起“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美感。他的许多画,看来画得很随意,实际是反复磨练探索的产物,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古人所说“笔无妄下”、“惜墨如金”的严谨精神,不把“创新”看作是推倒一切艺术规律,主观随意地乱画一气。如果从明代董其昌的山水画南北分宗之说来看,我以为丁竹君同志的山水画接近北宗从李唐到夏圭的水墨山水,其基调是刚健而又清新的,表现了大自然生命的力之美。大致而言,他的山水画可分为静与动两种形态。但在偏于表现静的作品中,仍然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的搏动,有时还能听到淙淙的泉声,这是生命的吟唱。在偏于动的表现的作品中,他以刚劲的线和淋漓的水墨来表现大自然的生命的力,但这种表现又是有节制的、含蓄的,没有表面化的剑拔弩张之态。他的着色的作品,大部分都能做到墨色结合,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并因着色而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与抒情味。

  丁竹君同志的山水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走在创新与继承辩证统一的正确道路上。他正当壮年,来日尚长,发展的余地与空间很大。目前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应当注意。第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广泛而深入地去理解、继承中国绘画悠久光辉的传统(包含笔墨技巧)。这是一个无尽的宝藏,目前我们对它的理解与研究还很不够。第二要广泛吸取西方绘画,包括现代派绘画中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例如,西方现代派绘画中对构成、结构的高度重视,空间与色彩的处理都有许多可以吸取的东西。第三,要努力投入现代的社会生活,画出现代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丁竹君同志在上述三个方面都作了努力。我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献身艺术的精神,创造出不论在笔墨的精湛、风格的多样、格局的宏大、意境的深邃上都更为成功的作品,为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为当代先进的审美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5年7月5日于武汉大学

  (刘纲纪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著名美学家)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丁竹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